促進身心健康的辦公室
領先的企業明白,員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不僅僅能讓員工身體更為健康,醫療成本更低,還能讓他們更高效,更有創造力,更具有創新精神,同時也降低了流失人才去競爭對手那里的可能性。隨著企業越來越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企業主在尋找能夠衡量他們是否在向著目標靠近的方式,希望有企業標桿,并獲得更多靈感。
企業高管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向他們的員工傳遞一個非常清晰的訊息:他們關心每一個員工的整體身心健康水平。自從身心健康被視作公共政策成功與否的有效證明,政府開始對身心健康進行了數據化衡量。例如歐洲社會調查跟蹤30個國家的社會態度和行為。近年來,每個大洲的國家——墨西哥、智利、日本、不丹以及英國——都開始對身心健康進行國家范圍的衡量。
辦公環境中的身心健康已經超越了對它過時的描述——只是簡單符合人體工學即可:妳的椅子是否與妳的身體匹配,有適當的鍵盤調節等等。隨著工作變得更加移動化且基于合作,要求我們恨不得利用每一個醒著的時刻來工作,斯圖雅軒將身心健康定義為在一個具有支持性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中,能保持持久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這個整體觀涵蓋六個重要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我們的工作,在工作中保持真我,積極樂觀,能和他人聯通,身體和心智保持活力,工作有真實的使命感。
相比身心健康欠佳(中等水平)的員工,身心健康狀態頗為良好的員工其醫療成本要低41%;流失率要低35%。據美國勞工局統計,員工平均一天病假對于公司造成的生產力損失達到348美元。即使調整了非工作日的病假時間以及病假時仍然可能完成的工作量,員工平均一天的病假還是對公司造成200美元的損失。身心健康狀態好的員工病假頻率要更低,因此他們給公司造成損失也越小。
對于最為“苦惱”的員工(身心健康分數最低的那些人),他們病假所造成的生產力損失每年達到28,800美元。對于那些“欠佳”的員工(身心健康分數處于中間水平的人),他們每年對公司造成的生產力損失也達到6,618美元。但是對于那些“拼搏奮斗”的員工(身心健康分數最高的人),他們每年對公司造成的生產力損失只有840美元。
每天中午妳都會聽到午餐鈴響起,就如工廠提示交班的蜂鳴器一樣。但是這個鈴聲在全球******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總部響起時,它不是在叫辦公室職員趕快去吃飯,吃完趕快回來工作;而是讓位于中國深圳的員工們休息兩小時——吃飯,休息,甚至午睡一下。
旨在促進身心健康的辦公場所與普通辦公室最為明顯的差異在于:它能提供一系列不同的空間,以支持員工在一天當中不同類型的工作。開放和封閉的空間、“我”空間和“我們”空間、能接觸到自然光和同事的空間,這些空間集合到一起,讓員工自行選擇最適合自己工作內容的空間和工具,這樣做能幫助他們降低壓力,更有活力,更好地和他人聯通。
研究也支持這一論點。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跟蹤了兩組白領員工的壓力水平:一些被隨機指派到一樁老舊的辦公樓里工作,房頂較低,空調設備嗡嗡作響;其余的人則被指派到一個新裝修好的辦公室里,有自然光和開放式布局。在接下來的17個月里,在老舊的辦公樓里工作的員工表現出更高的壓力水平,即使在工作以外的時候。這有足夠明顯的差別成為心臟病的潛在風險因素。
關注員工身心健康的辦公場所能對企業的績效做出多大貢獻呢?這里提到的每一家公司的領導人都認為辦公場所為他們的企業帶來了積極的成效。雷普索爾在搬入新址后的四個月內進行了第一次普查,為新辦公環境在十分制的評分體系中給出7.6分。BIPI在搬入新址后的六個月內進行了調查,顯示生產力提高了15-20%。“生產力很難被衡量,但我們衡量了感知生產力——最終用戶的覺得自己可以在相同的時間里完成更多的工作。”工程和現場副總監Michael Carneglia說道。
“當我們向新進員工展現我們的新辦公室,讓他們看到我們如何工作時,幫助我們越過了吸引他們的最后一道屏障。”ING的de Colfmaker說道。